材料一:继2007年12月起在河南、海南、四川三个省份启动“家电下乡”试点,最近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将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下乡的家电产品是“彩电、电冰箱(含冷柜)、手机和洗衣机”。在这些地区,农民凡在指定网点购买上述家电均按照产品销售价格的13%给予财政补贴。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同负担,其中,中央财政负担80%,省级财政负担20%。
图一:河南农村居民家电购买计划
注:2010 年,河南经济逆势而进,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7 300 元,同比增长11.3%。
材料二: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2009 年 2 月,河南省政府下发《河南省家电下乡工作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河南省家电下乡产品品种、节能要求及单价最高限价等。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以下2个小题
(1)结合材料分析国家推行“家电下乡给予财政补贴”政策的积极意义?
(2)某家电下乡中标企业为更好拓展农村市场,请你贡献智慧,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该企业设计家电下乡行动出谋划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年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历来以爱国报国为己任。而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当代青年具有新的时代热点,他们正用新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爱意。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哲学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教育部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公布了新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中学生与小学生生活、学习环境相似,对学生要求具有一致性,因此原来的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合二为一,成为《中小学生守则》,有利于坚持对中小学教育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对中小学生针对其特点,有不同要求,比如要求小学生“注意安全,防火,不做有危险游戏”,对中学生要求“不吸烟,不滥用药物,拒绝毒品”。
请分析教育部制定《中小学生守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结构性矛盾、就业歧视、学生职业观偏差等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困境。新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帮助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教育部提出了采用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多种措施。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你认为大学生应如何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来指导自己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场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每个公民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应当增强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贡献。
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什么要增强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
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对这段话进行分析。(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