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这里的“某些问题”应指
A.国家统一 | B.所有制问题 |
C.民族关系 | D.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 |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
A新中国成立初,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B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中苏建交;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
A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B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中国地位
C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
畲族,历史悠久,主要生活在我省的云和.景宁一带,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景宁畲族自治县。由此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村民杨明在2000年通过直接选举成为村民委员会主任。他能当选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C《刑事诉讼法》
D《民事诉讼法》
下列事件中,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是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参加亚非会议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美关系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