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高山海拔为4000米,与山脚下的相对高度约为2500米,一般情况下,山顶气温比山脚下气温(对流层中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5℃)
A.低24.15℃ | B.低16.25℃ | C.低9.75℃ | D.低26℃ |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据此完成下题。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是地区农业的
A.商品化生产 | B.集约化生产 | C.机械化生产 | D.生态化生产 |
农业地域分工不断深化的主要动力是
A.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 B.政策的支持不断加强 |
C.农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 | D.农业的投入不断加大 |
图7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用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该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呈
A.同心圆状 | B.扇形状 | C.多核心状 | D.条带状 |
甲、乙、丙、丁四处中,宜新建重工业园区的是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该城市的规划主要是为了
A.加强对外联系 | B.充分利用土地 | C.改善城市环境 | D.降低城建投资 |
图6为“江苏某市l994~2008年三次产业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该市
A.第一产业产值持续减少 | B.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
C.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 | D.第一、二产业比重差距不断扩大 |
该市目前人地关系特征可概括为
A.低水平协调 | B.初显不协调 | C.严重不协调 | D.高水平协调 |
图5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图①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
A.崇拜 | B.依赖 | C.征服 | D.友好 |
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①③② | D.②③① |
图3为“我国东部某时节锋面雨带位置示意图”,图4为四幅“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图3所示时节我国
A.云贵高原易发旱灾 | B.东南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
C.东部盛行偏北风 | D.黄河干流出现凌汛 |
当雨带位于图3所示位置时,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图4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