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1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全党既要充分看到反腐倡廉建设已经取得的显著成效,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又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党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认识反映了
①真理具有客观性 ②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发布。《意见》提出要推动东北地区与环渤海、京津冀地区统筹规划,融合发展。完善东北四省区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机制,大力推进东北地区内部次区域合作。对此,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A.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
B.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统筹全局 |
C.要从部分出发把各要素联系起来 |
D.要注重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
“习得性无助”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面对“习得性无助”学生,可以进行有效干预:积极评价,培养自控信念;创设良好环境,营造和谐关系;引导正确归因,进行有效训练等。采取这些干预的哲学依据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B.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够改变环境满足生存需要 |
C.意识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在不同历史阶段上意识不同 |
D.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 |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不断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起推行“一对夫妻生育一胎子女”,本世纪初又开始实行“双独二胎”,2014年再过渡到“单独二胎”。这表明
①我们始终能够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社会的变化发展推动了意识的调整改变
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④政策制定要坚持与社会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①世界观与方法论往往是脱节的
②声称者的“行”带有唯物主义的倾向
③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可见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 B.正确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 |
C.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 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