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赵世瑜教授曾说:“传统历史注重的政治事件,大多转瞬即逝,改朝换代本身很快就完成了。新统治者还会尽力消除旧朝痕迹。但社会深层的东西,决不因改朝换代而发生根本的变化。社会管理系统有个延续性,一些长时段的东西在整个社会中一直持续地起作用。就地域而言,整部中国史是由不同的区域史构成的,区域性、长时段的研究努力有助于我们重构或者重新解释历史。”赵教授强调的是 ( )
A.政治史是研究历史的重点 |
B.区域性、长时段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更好地解释历史 |
C.中国史由不同的区域史构成 |
D.社会深层的不变的东西是社会管理系统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B.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 |
C.国民政府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
D.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
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
B.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
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
D.在考试方法上开始实行糊名法 |
下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 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
“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
C.中国人民解放军 |
D.中国人民志愿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