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
B.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生成最多 |
C.图中M、N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 |
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
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 |
B.除部分病毒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
D.生物细胞中DNA较多,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都是原核生物 |
B.都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C.都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D.实验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蛋白质和DNA分开 |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①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 |
B.前者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② |
C.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
D.前者只运用了②,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B.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4和0 |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的培养基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D.上述过程中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RNA→DNA→RNA→蛋白质 |
某实验小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离心,结果发现上清液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且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下列有关实验误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时间过长 |
B.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入大肠杆菌体内 |
C.离心转速太低,菌体和上清液分离不充分 |
D.应该用35S代替32P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