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载19世纪以前,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舶经常装载90%的贵金属,有时高达98%,只有极少的货物。此现象直接反映了当时 ( )
A.中国生产力水平较英国发达 | B.中英两国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
C.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 | D.中国自然经济体系下的商品贸易活跃 |
下列是一个墓葬出土的一组随葬品图片,据此可推断该墓主人生活时的社会状况是
礼器贝币青铜农具陶器
A.青铜农具已经得到广泛使用 | B.重农抑商政策已经确立 |
C.以宗法制维系国家政治结构 | D.儒家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肯尼斯·沃兹于1963年撰写了《两极世界的稳定》一文,其文中不可能涉及的史实为
A.华沙条约签订 | B.古巴导弹危机 | C.东德建柏林墙 | D.中日邦交正常化 |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部分人口密集的重工业区和采矿区,其环境退化成无法恢复的“严重受害区”。《生态灭绝》杂志说“当历史学家最终剖析苏联和苏维埃共产主义时,他们也许会因为生态灭绝而作出死亡判决。”这主要表明
A.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 B.环境问题影响苏联经济可持续发展 |
C.环境问题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 D.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史学家保尔在《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中认为英国在十八世纪失去了美洲,但是却在本土范围内创造了新美洲。“创造了新美洲”是指英国
A.建立“日不落帝国” | B.实行议会改革 |
C.确立责任内阁制 | D.开展工业革命 |
恩格斯指出“(古希腊)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这说明了
A.陶片放逐法保证了民主程序 | B.财产等级制瓦解了世袭贵族特权 |
C.以地域部落取代氏族部落深化改革 | D.废除债务奴隶制保障公民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