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
《十三行(1720—1856)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广州成为这一时期中西贸易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 B.三角贸易的形成 |
C.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 |
1876年春天,阳光明媚,某画家背着画夹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从同一角度来画同一处景物,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新鲜感,你认为他的画应该属于何种流派()
A.文人山水画派 | B.印象画派 |
C.现代画派 | D.风俗画派 |
一部小说描述了这样一个片断:“电台记者乘坐火车前往英国采访达尔文(1809—1882年),达尔文详细介绍了他撰写《物种起源》的经过,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采访结束后,记者把采访过程拍摄下来,并制成了电影。”此片断说明()
A.达尔文是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人 |
B.该小说的描述属于历史的真实再现 |
C.小说反映的是第一手材料 |
D.小说作者不了解历史 |
下列表格内容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造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史实 |
推论 |
|
A |
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 |
工业资产阶级加强在议会中的作用 |
B |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
法国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
C |
美国国家权力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 |
1787年宪法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
D |
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 |
德国继承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
19世纪英国一位著名政治家说,美国1787年宪法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恩格斯则认为“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对上述两种评价的解读正确的是()
A.“特定的历史时期”:美国两党制形成时期 |
B.“最美妙的杰作”:邦联制赋予政府权力 |
C.“最先承认了人权”:世界上最早实行代议制 |
D.“有色人种奴隶制”:体现了该宪法的局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