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王朝国祚短促,但在制度建设上却多有建树,既有继承发展,又有开拓创新。其中,由隋开创并为唐所继承的制度有
A.府兵制、三省六部制 | B.府兵制、科举制 |
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 D.科举制、均田制 |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
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的压制 |
B.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
1759年,一位清朝官员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①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十分发达②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
③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形成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省区 |
嘉靖至万历 州县数集市数 |
顺治至雍正 州县数集市数 |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集市数 |
直隶 山东 |
14 132 42 104 |
82 527 64 1126 |
43 537 74 1583 |
陕西(关中) |
16 143 |
21 238 |
28 264 |
江西 福建(不含台湾) |
45 459 19 131 |
51 545 15 205 |
43 976 39 511 |
广东 |
— — |
72 1270 |
71 1959 |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
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从1951年至今,欧洲的一体化不断发展,它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这里的“整体利益”是指
A.社会稳定、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高 |
B.共同的农业政策和稳定的货币体系 |
C.健全的共同市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
D.稳定的货币体系与健全的共同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