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日地球上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或夜长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各题: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则这两地是
A.甲、乙 | B.乙、丙 |
C.丙、丁 | D.甲、丁 |
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为零 |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
C.该天,日出时刻地方时早于6时 |
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达90° |
如图示日期为6月22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赤交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B.甲位于热带,乙可能位于寒带 |
C.甲地比乙地日出时刻早 | D.四地中,丙地纬度最高 |
图2为国家经济发展时期与其人口数变迁的统计图。试根据此图回答下列3~4题。
3.图中各曲线中所代表的意义,正确的是
A.①=出生率;②=死亡率 B.②=出生率;③=人口变化数
C.①=人口数变化;②=死亡率 D.①=人口数变化;②=出生率
4.关于此统计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渡期时,人口增长迅速
B.过渡期时,死亡率高于出生率
C.工业前期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工业后期
D.工业期时,出生率下降,但人口数仍然持续增加
图的实线为经纬网,虚线为晨昏线的一段。AB位于赤道上,距离为3300千米,C点为18时,回答下列题:此日,最有可能是:
A.春分日 | B.夏至日 | C.秋分日 | D.冬至日 |
此时,D点的时间是:
A.16时 | B.20时 | C.4时 | D.8时 |
11.下图表示的是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某地气压变化情况,其中表示气旋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的曲线是
A.a | B.b | C.c | D.d |
10.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仍然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今年我国长江口和珠江口受咸潮影响比较严重。以下关于咸潮及其防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咸潮上溯属于沿海地区一种特有的季节性自然现象,多发于夏秋季节 |
B.降水多是形成咸潮的主要原因 |
C.海平面上升会减慢咸潮蔓延 |
D.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对咸潮的预测、预报是防治咸潮的重要措施 |
9.下图中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 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降水量甲图区域多于乙图区域 |
B.乙图区域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比甲大 |
C.甲乙两地区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都大 |
D.乙图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早,时间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