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句话的涵义是( )
A.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民族精神 |
B.摈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 |
C.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精神全新面貌 |
D.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和建设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
漫画(右图)启示我们
①要防微杜渐②要重视系统优化
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④要在实践中追求真理
A.③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④ |
澳门回归十周年来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安定祥和,民众安居乐业。澳门原有的经济社会制度没变,生活方式没变,文化传统和特色也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澳门焕然一新的社会面貌和同祖国内地日益密切的联系。这体现的主要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 B.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要求重视量的积累 |
C.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D.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五大全国性宗教团体都积极行动起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发动宗教界和信教群众与灾区人民一道同舟共济,克服困难,全力打好抗震救灾攻坚战。这体现了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B.我国政府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
C.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D.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选举法修正案。回答30、31题。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现“同票同权”。这表明
①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职权得到加强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③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
④公民选举权的平等得到进一步的法律保障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从“同票不同权”到“同票同权”,选举制度的完善是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发生较大变化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这体现了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 B.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变化 |
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 D.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就能促进社会发展 |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满感情地谈到。“要促进社会公正和谐,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回答28-29题收入和幸福、尊严密切相关。资料显示从1995年到2008年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国家的财政收入增长了8.8倍,而城乡居民收入在同期只增长了2.68倍、2.01倍。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
①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④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③④ |
下列国家采取的举措中,可以“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的有
①组织制定教育规划纲要 ②修改选举法,实现同票同权
③公民要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④积极推进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