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比乙地更容易遭受泥石流的威胁 |
| B.为避免泥石流危害,丙村可向西搬迁约1000米 |
C.丁地位于丙地的上游![]() |
| D.该区域最高地点海拔不超过2400米 |
我国一野外考察队相隔一个小时看到GPS接收机分别显示如下界面。读下图判断下题。
关于该考察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处黄土高原向东南方向行进 |
| B.地处华北平原,行进的相对高度达到800米 |
| C.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有可能遭遇台风天气 |
| D.地处内蒙高原,当地此时已是黑夜 |
由于遥感技术的发展,地理学者可以利用高空的地球资源科技卫星来探索地上多种地理现象。下列哪种地理现象不可以利用卫星影像来进行分析( )
| A.崇明岛近十年内面积扩大情况 | B.大亚湾核电站热水排放范围 |
| C.汶川震后堰塞湖的发展变化 | D.甲型H7N9流感疫情严重区域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
| 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
| 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
| 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
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
| B.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
| C.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
|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
河道纵比降是指河流(或某一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差与相应的河流长度比值。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海拔在2000 米至4000 米之间河流流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增多 ②汇入支流增多 ③冰川融水增多 ④湖泊补给增多 ⑤流域面积扩大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⑤ |
雅鲁藏布江水能最丰富的河段约距河源( )
| A.600~1000 公里 | B.1000~1500 公里 |
| C.1500~1700 公里 | D.1700 公里以上 |
下图表示沿115°E 经线春雨占全年降水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地区春雨比例最大的地区是( )
| A.珠江三角洲 | B.黄淮平原 |
| C.鄱阳湖平原 | D.长江三角洲 |
从图中信息和所学地理知识可以推出( )
| A.春季降水量①地区比②地区多 |
| B.春季降水量①地区和③地区一样多 |
| C.夏雨比例②地区比①地区多 |
| D.夏雨比例②地区比④地区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