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近代史上“西学东渐”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②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重要动力之一 ③阻断了中国的独立发展道路和社会进步 ④本质是封建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的斗争与融合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 B.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 D.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
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
C.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 D.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
图示材料说明当时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
B.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
D.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A.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 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 |
C.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 B.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