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撰文指出:“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A.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逆流 | B.国民的民主意识是共和立宪的根本保证 |
C.反对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 | D.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民大革命运动 |
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度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惟一方法。”基于此,德国
A.与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 B.支持西班牙叛军,干涉西班牙内战 |
C.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D.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下列哪项史实最能证明上述材料的结论
A.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 B.中国五四运动兴起 |
C.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 D.国际联盟的成立 |
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1916年……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的崩溃。”这里作者认为德国在一战中失败的原因是
A.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B.国内矛盾的激化
C.工业实力难以支撑其长期战争 D.军事实力不如协约国
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图是苏联某历史时期发布的宣传画“华盛顿的和平鸽”,这幅画揭示了
A.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实质 |
B.美苏对峙格局形成 |
C.美苏间军备竞赛的本质 |
D.苏联霸权主义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