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材料三  甲午战争前后,不同类型的两种企业在我国近代民族工业中所占比重变化表

 
甲午战争前
甲午战争后
商办企业
22.4%
70%
官督商办企业
77.6%
30%

 
材料四  民国初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的经济形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所反映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据材料四的地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张謇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创办的企业大部分都在南运河地区。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5)以张謇为代表的实业家想通过兴办实业挽救民族危机,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吗?为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果想要仔细研究洛克的政治分权学说,可以参考的著作是:

A.《政府论》 B.《社会契约论》 C.《百科全书》 D.《论法的精神》

梁启超倡议建立“新史学”,“新”体现在
①历史重心是国民群体②以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
③历史观点是复古循环④写国民历史是治史宗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上海旧为镇,……至元辛卯,割华亭东北五乡立县”(《上海县志》)元朝时期上海设县的主要原因在于

A.边防需求 B.政治因素 C.商贸需求 D.农业需求

十九世纪末,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主旨诠释进化论、阐明自己主张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A.严复 B.梁启超 C.康有为 D.郑观应

“她(指中国的万里长城)为什么能够屹立成百上千年?因为她保护了人民,而柏林墙却分离了人民。”(普京)下列对长城和柏林墙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柏林墙作为“冷战”象征令人痛恨  B.普京比较两者的目的在于重视民意
C.中国万里长城作为民族象征而闻名  D.都是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产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