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4月10日,海关总署发面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314.6亿美元,增长42.8%。其中出口1121.1亿美元,增长24.3%;进口1193.5%亿美元,增长66%。当月逆差72.4亿美元。这终结了我国自2004年5月开始连续70月贸易顺差的局面,为6年来首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问题。
我国出现了6年来的首次贸易逆差,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与当今国际社会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密不可分。人民币升值(  )
①有利于我国从国外引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②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③降低了我国居民国外旅游、消费、购物的成本  ④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今年3月份我国出现6年来的首次贸易逆差,它是在出口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出现的,“并不是出口衰退性的”。这需要国家(  )

A.调整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应坚持多元化出口战略
B.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 
C.大力发展出口贸易,反对进口 
D.按照国际社会的要求,积极推进人民币市场化改革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环境问题 货币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第一个国家生态工业园——广西贵港市采取了一种循环经济模式。形成两条工业链:甘蔗制糖——制糖废料制造酒精——酒精废液制造有机复合肥;甘蔗制糖——蔗渣造纸——黑液碱回收。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C 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D 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理是( )

A.一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C.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要经过量变才能达到质变
D.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下列观点、做法中不能正确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有(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B.地震预示国家兴衰,闰八月将有灾难
C.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D.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对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 )

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B.认识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
C.认识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D.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