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应用化学学科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或所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
B.通过镁、锌、铁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现象,比较不同金属的活泼性强弱 |
C.根据铁制品表面的锈可用稀盐酸溶解除去的事实,说明铁锈主要成分是酸性氧化物 |
D.打开盛装浓盐酸的试剂瓶塞,观察现象,了解盐酸的某些物理性质 |
正确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
B.质量数为16的氧原子:![]() |
C.乙烯的结构简式:![]() |
D.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 HCO3-+ H2O![]() |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通过电泳实验证明胶体带电 |
B.通常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与胶体 |
C.渗析实验说明胶体粒子能透过半透膜 |
D.向煮沸的NaOH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 |
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 B.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 |
C.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 D.氧化物:含氧化合物 |
(1) 甲烷的分子个数为1.204×1023,则甲烷的物质的量为mol,所含的原子个数共有个,与这些甲烷质量相等的O2的物质的量为mol。
(2)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目的NO和CO2两种气体,其质量比,物质的量比为,在标准状态下,体积比为。
(3)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 mL 3.00 mol/L的NaOH溶液(密度为1.12g/mL)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①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②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mol。
③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
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内X、Y元素的离子符号是xm+、yn-,他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据此可推得:
(1)元素X和 Y所属周期的周期数之差为
(2)元素X和Y的核电荷数之差为(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3)Xm+、yn-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