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纸带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共6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S1="1.40cm" 、S2="2.90cm" 、S3="4.38cm" 、S4="5.88cm" 、 S5=7.39cm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E两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这两个速度值填入下表
速度 |
vB |
vC |
vD |
vE |
数值(m/s) |
|
0.364 |
0.513 |
|
(2)将B、C、D、E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画在答卷中的直角坐标系中)
(3)由所画速度—时间图像求出小车加速度为____________m/s2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和U﹣I图象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1所示在闭合开关之前为防止电表过载而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应放在 处
②现备有以下器材:
A.干电池1个
B.滑动变阻器(0~20Ω)
C.滑动变阻器(0~2000Ω)
D.电压表(0~3V)
E.电压表(0~15V)
F.电流表(0~0.6A)
G.电流表(0~3A)
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电流表应选 ,电压表应选 .(填字母代号)
③如图2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U﹣I图象.由此可知这个干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质量为5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F=25N与水平方向成的力拉物体,使物体由静止加速运动,10s后撤去拉力,(
),求:
(1)物体在两个阶段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2)物体从运动到停止总的位移
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与对应的质量m数据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为进一步直观反映F不变时a与m的关系,可在坐标系中选择物理量________和_________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图线(选填表格中的物理量名称),该小车受到的拉力F为______N,
(1)在“研究物体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平抛物体运动轨迹和求物体的平抛初速度,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①________________位置②__________________释放,记下小球穿过卡片孔的一系列位置;
B.安装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水平和平板竖直,记下小球在斜槽末端O点时球心在白纸上的投影点的位置和过O点的竖直线,检测斜槽末端水平的方法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
C.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y,用=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算出该小球的平抛初速度,实验需要对多个点求
的值,然后求它们的平均值。
D.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
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为⑤________________(只排列序号即可)
(2)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变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⑥_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⑦__________(取
),小球在b点的速率是⑧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为了测量一个量程为3.0V的电压表的内阻(阻值较大),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在测量时,可供选择的步骤如下:
A.闭合开关S |
B.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到最大 |
C.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到零 |
D.调节电阻箱R0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1.5V,读出此时电阻箱R0的阻值, |
E.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0V
F. 断开开关S
G.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调到b端
H.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调到a端
上述操作步骤中,必要的操作步骤按合理顺序排列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在步骤D中,读出R0的值为2400 Ω ,则电压表的内阻RV ="____________Ω." 用这种方法测出的内阻RV与其真实值相比偏__________(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