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梯级开发 | B.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 |
C.旅游业开发 | D.疏通河道 |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问题。“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 B.风蚀作用 | C.水蚀作用 | D.沉积作用 |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 B.过度放牧 |
C.开山取石 | D.环境污染 |
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
D.彻底退耕还林 |
形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位置高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下列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多雨年份会加快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
B.山地丘陵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 |
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
D.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
2010年8月5日,一块巨大的浮冰从格陵兰彼得曼冰川上崩离,形成一座260平方公里的巨大浮冰岛,这次冰川崩裂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北极冰川加速融化的关注。结合该图,回答问题。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A.遥感技术 | B.全球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数字地球 |
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A.遥感技术 | B.全球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数字地球 |
2011年11月23日《江门日报》消息:“十二五”期间,北斗导航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2015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预计将达到2 500亿元,终端销售量超过1.58亿台。据此回答问题。有关北斗导航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斗导航系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
B.是一种专门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
C.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 |
D.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
下列不属于卫星定位技术应用范畴的是( )
A.野外考察时用以空间定位 |
B.为行驶的汽车提供精确的速度、时间信息 |
C.为飞行中的民航客机提供三维坐标 |
D.为无线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实时的通信服务 |
2010年9月10日上午,上海合作组织“和平使命—2010联合反恐军演”在哈萨克斯坦的马特布拉克诸兵种合成训练场拉开帷幕,能为我军提供授时、定位和保密通讯服务的是( )
A.遥感技术 | B.北斗导航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数字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