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
(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读“未来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图,回答:
(1)目前三者发展的趋势是(3分)
(2)在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条?为什么?(3分)
(3)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主要途径是:(3分)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农场对市场的适应性较_________,收入的波动性较_________。
(2)该农场种植的小麦,收割期在 ( )
A.2.3月 | B.5.6月 | C.8.9月 | D.11.12月 |
(3)该地处于___________(地形区)的西侧,处于山地的___________区。为解决灌溉问题,实施(填方位)_________水_________调工程。
读“某地区工业区位图”,图中城市常年盛行西南风,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图中工业区位是否合理:
①化工厂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②食品厂_______ 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③自来水厂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钢铁厂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四地的区位调整为: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
(3)若从A处修铁路到B处,选A—C—B线.A—D—B线中的哪一条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最好?为什么?
读南亚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南亚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
(1) 写出N水库建成后与建成前相比,R河水文特征的变化。
(2) 据上图信息,描述水库中泥沙沉积厚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其原因。
(3) 简析R地比Q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势及其原因。(8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1)
材料二在遥感影像中,沙特的红色沙漠中一片片圆形绿色区域(图l甲地区)特别显眼,这样的区域是依靠抽取地下水灌溉而形成的“圈图农场“(图2)。沙特的这些农场一般采用机械化全自动喷灌设备种植草坪、作物等。
材料三乙国地形图
(1)简述沙特农场建设的自然条件。
(2)乙国主导产业工业,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
(3)卡维尔(kavir)一词在波斯语中意为“盐碱滩”。这片荒无人烟的地区面积达77000平方千米,主要由干涸的河床、荒漠高原、滩涂及盐碱滩组成。简述卡维尔盐漠的成因。
(4)为什么伊朗畜牧业以高原牧场为主?(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