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王安石强调,达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境界,必须有“志”、“力”、“物”。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 B.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
C.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条件是具体的、现实的 | D.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条件的 |
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发展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 )
①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②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③是可以改造和创新的 ④是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包括西方民主的有益成果,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性因素,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符合中国的国情,保证了人民以国家和社会主人的身份充分发挥建设国家、管理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同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也清醒地看到,虽然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有许多需要克服和解决的问题。”这段话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
A.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 B.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 |
C.看问题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 D.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处于支配地位 |
唯心主义同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世界统一于物质 | B.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 |
C.世界是永恒变化的 |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包括西方民主的有益成果,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性因素,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包括西方民主的有益成果,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性因素。这段话说明( )
A.西方民主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灵魂 |
C.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要遵循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
D.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