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以“社稷”指代国家。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重视祭祀 | B.土地是最重要的财富 | C.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D.粮食结构以谷物为主 |
读下图,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分别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自然灾害 |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C.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八字方针”的提出 |
|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人民公社化运动 |
与会国认为:“战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如此严重的后果威胁着人类……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全面
核灾祸的唯一办法。”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 B.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
| C.亚非会议 |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⑤凸显了“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是
| A.“美元帝国”形成 | B.罗斯福新政 |
| C.美国独立 | D.“冷战”开始 |
俄罗斯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十年以后,到1941年时,我们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片面发展重工业 | B.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
| C.推行新经济体制 | D.实施“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 战略方针” |
“咱们走吧。”“咱们不能。”“为什么不能?”“咱们在等待戈多。”下列美术作品与上述对白作品所反映的艺术表现手法相似的是
| A.《日出·印象》 | B.《干草堆》 | C.《鲁昂大教堂》 | D.《毕加索自画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