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TOA.TOB和TOC,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
A.钩码的个数N1=N2=2,N3="4" | B.钩码的个数N1=N3=3,N2=4 |
C.钩码的个数N1=N2=N3="4" |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 |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记录: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验证小球平抛运动规律,设计方案如图(a)所示,在悬点O正下方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的电热丝P,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MN为水平木板,已知悬线长为L,悬点到木板的距离OO´=h(h>L)。
(1)电热丝P必须放在悬点正下方的理由是: 。
(2)将小球向左拉起后自由释放,最后小球落到木板上的C点,O´C=s,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 。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改变释放小球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小球落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s将随之改变,经多次实验,以s2为纵坐标、cosθ为横坐标,得到如图(b)所示图象。则当θ=60°时,s为______m;若悬线长L=1.0m,悬点到木板间的距离OO´为______m。
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验证小车的运动符合动能定理。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天平、刻度尺等,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1)为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可认为是小车受到的合力,除了要让细线与长木板平行,实验前还需平衡摩擦力,具体的操作步骤是 ;而实验时还须保证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质量,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上图为某次实验打出纸带的一部分,若钩码的质量为m,小车的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则用纸带上标出的测量长度及上述物理量写出验证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应为 。
某同学为探究“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
①按图甲摆好实验装置,其中小车质量 M =0.20 kg ,钩码总质量 m =0.05 kg.
②释放小车,然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电源频率为 f =50 Hz),打出一条纸带.
(1)他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如图乙所示.把打下的第一点记作0,然后依次取若干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用厘米刻度尺测得各计数点到0点距离分别为 d 1 = 0.041 m , d 2 = 0.055 m , d 3 = 0.167 m , d 4 = 0.256 m , d 5 = 0.360 m , d 6 = 0.480 m ,…他把钩码重力(当地重力加速度 g = 9.8 m /s 2 )作为小车所受合力,算出0点到第5计数点合力做功 W =__________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用正确的公式计算打下第5计数点时小车动能E k =__________(用相关数据前字母列式)并把打下第5点时小车动能作为小车动能的改变量,算得 E k =0.125 J.
(2)此次实验探究的结果,他没能得到“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通过反思,他认为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如下,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没有使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距离是产生此误差的主要原因 |
B.钩码质量太大,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 |
C.没有平衡摩擦力,使得合力对物体做功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太多 |
D.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的次序有误,使得动能增量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
表中是某同学为“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所测的几组数据:
弹力F/N |
2.2 |
2.4 |
2.6 |
2.8 |
3.0 |
弹簧的伸长x/cm |
2.5 |
5.0 |
7.4 |
10.1 |
12.5 |
(1)请你在图中的坐标纸上作出F x图线:
(2)若弹簧的原长为40 cm,写出弹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函数表达式:_____ ___(以N和m为单位)。
某同学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依次选出7个计数点,分别标以O、A.B.C.D.E和F,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T,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 Hz。
①测得C.D两点间距x4=2.70 cm,D.E两点间距x5=2.90 cm,则根据此数据计算:在打D点时的速度公式为______(用x4、x5、T表示),小车的速度值vD=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分)
②该同学分别算出其他点的速度:
vA=0.220 m/s,
vB=0.241 m/s,
vC=0.258 m/s,
vE=0.300 m/s,
请根据以上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
作出小车运动的v t图象。
③由vt图像知小车在做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