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08年10月7日重庆晚报报道,今年7月以来,在巴西东北部接近赤道的几个州的海滩上陆续出现了企鹅的身影,由于不适应气候,它们中的大多数非常虚弱。巴西环保组织立即对它们进行了抢救和保护,并分批将它们送回南极。
专家对企鹅出现在赤道附近的原因看法不一,有专家认为人类过度捕鱼,令企鹅不得不游向离岸更远的海域觅食,最终不敌强劲水流被带到热带;也有专家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水流,更多的风暴令海洋风浪变大将它们冲得更远;还有专家认为企鹅本来要游到南非附近的海域,但洋流把它们带到了巴西东北部海岸。
材料2:南美洲简图。
(1)图中洋流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④处气候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
(3)若图中阴影部分是此次大量出现企鹅的海滩,在专家认为“企鹅本来要游到南非附近的海域”,如果此判断成立,你认为是哪些洋流在此次企鹅大迁移中起了作用?
(4)此次救援活动中,巴西动用飞机将企鹅运到东南部的海滩,准备让企鹅乘洋流回到南极洲的家乡,你认为可行吗?分析原因。
(5)有专家认为“全球气温上升影响水流”,全球气温上升使高低纬之间温差减小,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气压差减小,使①洋流________(加强,减弱),导致 现象频繁发生。
读下列一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丙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
河名 |
各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比例(%) |
|||
冬(12-2月) |
春(3-6月) |
夏(7-8月) |
秋(9-11月) |
|
甲 |
8 |
36 |
37 |
19 |
乙 |
6 |
51 |
22 |
21 |
丙 |
3 |
37 |
34 |
26 |
材料三:2006年俄罗斯相关数据统计图
(1)据材料一,分析连接俄罗斯东西的主要交通方式以为主,主要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丙三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3)据材料三,评价俄罗斯亚洲部分发展经济的条件。
(4)简述俄罗斯人口迁移对流入地的主要意义。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云南省区域图及对应地区地貌景观图。
材料二:云南省主要城市降水量及温度统计
城市 |
降水总量(mm) |
平均温度(℃) |
||||
09年 6-10月 |
多年同 期均值 |
去冬今春 |
多年同 期均值 |
去冬今春 |
多年同 期均值 |
|
昆明 |
501.5 |
785.4 |
27.9 |
85.3 |
11.5 |
9.5 |
大理 |
800.8 |
823.0 |
16.4 |
100.0 |
10.9 |
9.5 |
思茅 |
1012.7 |
1146.6 |
73.3 |
124.9 |
15.2 |
13.8 |
蒙自 |
486.4 |
595.1 |
23.7 |
92.6 |
15.5 |
13.6 |
丽江 |
764.1 |
846.6 |
2.3 |
27.9 |
8.6 |
7.4 |
腾冲 |
797.0 |
954.6 |
20.7 |
119.9 |
10.2 |
8.6 |
材料三:云南省地形构成及2008年农业产值结构
(1)云南省南北相差仅8个纬度,却具有寒、温、热三带的气候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丙地形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2)依据材料二,分析云南省去冬今春出现严重干旱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一,分析乙城市最适合发展的工业部门是,其有利区位因素有哪些?
(4)依据材料三,分析云南省农业结构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读温室效应影响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⑵ 据图分析温室效应将对下列地区农业产生的影响:
①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②温带耕作区:
⑶ 温室效应对沿海地区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⑷ 你认为能够缓解温室效应的途径有哪些?
下图为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阶段Ⅰ,商业用地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阶段Ⅱ,商业用地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2)该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工厂迁出了旧城区。工厂外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和。
(3)新的生产用地主要向(方向)不断延伸,这种布局利于保护城市的大气环境。试简要说明原因?
阅读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O分)
表1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流出 |
省(市) |
贵州 |
四川 |
湖南 |
江西 |
河南 |
安徽 |
其他 |
占总量比重(%) |
6.1 |
16.1 |
10.6 |
8.6 |
8.3 |
10.6 |
39.7 |
|
流入 |
省(市) |
福建 |
北京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广东 |
其他 |
占总量比重(%) |
5.6 |
5.6 |
7.2 |
5.6 |
8.9 |
35.5 |
31.6 |
(1)结合上图,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特征。
(2)结合表1,说出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