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甲图为20°经线上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大气环流形势图,乙图是四种气候类型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大洲是________洲,该大洲地形以________为主,赤道穿过的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乙图代表的四种气候类型中,该大洲缺少的是________(填数码);表示甲图中B地气候类型的是乙图中的________(填数码);图中R1、R2、R3为各纬度的地球半径,则最长的是________。
(3)大气环流状况如甲图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尼罗河水量大增,阿斯旺水电站的发电量正值高峰期
B.甲地中C地树木落叶,草类枯黄,动物大规模向南迁徙
C.开普敦天气多雨,好望角附近风平浪静
D.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
(4)甲图中A地的降水类型主要是 ( )
A.对流雨 B.锋面雨 C.地形雨 D.台风雨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不完整日照图
(1)B、C、D、E的经度分别是: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
(2)根据图上阴影(表示夜)的位置,请你在北半球图上绘出恰当的阴影(夜)部分。
(3)当甲点是2005年某月22日16时时,乙处是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_________时。
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左图中所画的地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季节)的日照状况图,此季节地球正处于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__________附近,公转的速度较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左图与图2表示的日期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所示的季节过六个月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正值北京的____________________(季节)。
(5)在图1右图中较为准确地表示出此时全球昼夜状况图示。
读图中的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9月23日前后到12月22日前后,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_________上。
(2)此时期太阳直射点移动在乙图的___________________线上。
(3)此时期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4)此时期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___________________。
(5)太阳直射点在23°26′N—23°26′S的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___________。其周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年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