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重要因素。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
(2)“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甲中该风带的风向________。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_。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为世界重要农业区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共18分)

(1)甲图所示农业地域类型是;乙图所示农业地域类型
是;
(2)分析甲、乙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自然条件:
(3)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的差异。

图1为“我国华南某中等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3分)

(1)从城市功能区看,甲处最有可能形成区。
(2)图2中最能够反映从A到B一线地租变化情况的是。
(3)该城市周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了乳牛业、林果业和谷物农业。分析①、②、③地适宜
发展的农业类型及其原因。
业;
业;
业;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人口增长模式是由   、  和    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⑵图中A、B、C三时段与三种人口增长模式有对应关系,三个字母代表的分别是:
A时段人口增长模式是    型,B是   型,C是  型。
⑶图中曲线①②,表示人口出生率的是  ,请说出判断理由: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我国东南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中国大陆区域经济合作总体布局中一个新的板块。
随着福建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的战略构想,随着“海峡西岸”
写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服务海西”的意识已经成为各方的共识,“海西”概念开
始助推闽台乃至两岸的交流与合作。
(1)甲河是,乙河是;丙是列岛。
(2)同一纬度的a、b、c、d四地,年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A. a B. b C. c D. d
(3)若a、b同一海拔高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 a处1月气温比b处高 B. a处1月气温比b处低
C. a处7月气温比b处高 D. a处7月气温比b处低
(4)闽南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出口创汇农业,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交通便利 C.气候条件优越 D.农业技术雄厚
(5)为了促进乙河干流所在省的经济发展,在能源的开发利用中,要注意充分利用的常规
能源是什么,主要理由是什么?
(6)试分析在乙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圈的有利条件。

图为“我国沿某线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F为山区,该地自然景观具有特征。
(2)A处气候类型为,该地形区主要经济作物为。
(3)E山脉南北两侧农田类型的差异是。
(4)D处是我国和(地形区)的主要分界线。
(5)C平原区是我国(土壤)的主要分布区。简述B地形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