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学习借鉴 |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
近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相符的有
①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②④⑤ | B.①②③ | C.①③④⑤ | D.③④⑤ |
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时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
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
C.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 |
D.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
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
直隶 (含天津) |
江苏 (含上海) |
浙江 |
广东 |
山东 |
福建 |
湖北 |
奉天 |
其余省份 |
58% |
19.82% |
5.37% |
4.22% |
3.96% |
2.56% |
2.43% |
2.43% |
1.02% |
该组统计数据表明
A.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 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
C.民族资本较之于外国资本仍处于劣势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
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 | B.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 |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