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2000年,我国蔬菜种植规模和种植地区分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表1、表2,完成下列各题。
表1 我国蔬菜种植面积、总产量
年份 |
种植面积(万h㎡) |
总产量(万t) |
1979 |
18.0 |
896.0 |
1980 |
360.6 |
16335.2 |
1999 |
1335.0 |
40513.5 |
2000 |
1523.7 |
42399.7 |
表2 我国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的分布
区域 |
1980年 |
1999年 |
大城市郊区 |
70% |
20% |
其他农区 |
30% |
80% |
1979--2000年我国蔬菜( )
A.植面积2000年比前一年增加最多 |
B.面积产量经历了高-低一高的变化 |
C.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
D.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减少 |
从1980--1999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可以推断出( )
A.沿交通干线出现一批蔬菜种植基地 | B.农村地区蔬菜的商品率降低 |
C.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小 | D.通过大规模垦荒,增加了耕地面积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小题。图中标明的四点中,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
A.a | B.b | C.c | D.d |
当地球处于a、b之间时,下列有关全球昼夜变化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长于夜 |
B.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短于夜 |
C.南半球白昼变长,但昼短于夜 |
D.南半球黑夜变长,但昼长于夜 |
下图为“某地(66°34′N, 120°E)在一天24小时中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日太阳直射赤道 |
B.正值哈尔滨举办冰雕展的最佳季节 |
C.该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广州 |
D.该日广东各地白昼达一年最长 |
在①时刻 ( )
A.北京天安门广场正在升国旗 |
B.太阳直射60°W |
C.伦敦人正在吃早餐 |
D.广东大部分地区烈日炎炎 |
下表为某月冈仁波齐峰上一观测点连续一段时间内测到的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读下表并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某月”为( )
![]() 时刻 |
17日 |
19日 |
21日 |
23日 |
25日 |
27日 |
日出时刻 |
08:20 |
08:21 |
08:22 |
08:23 |
08:24 |
08:25 |
日落时刻 |
20:38 |
20:36 |
20:33 |
20:30 |
20:28 |
20:25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下图表示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落时刻与日照时数(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之间的关系。读图,完成小题。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 B.昼夜长短 |
C.海陆位置 | D.天气状况 |
下表是我国某地正南朝向窗户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表,判断该时期( )
时间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面积(m2) |
7 |
6.99 |
6.98 |
6.97 |
6.98 |
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B.正处于6月
C.白昼逐渐增长 D.黑夜逐渐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