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2010年第一期凭证式国债正式开卖。尽管春寒料峭,但国债销售依然火爆,某一银行营业网点几百万元的额度尚未开门即被“订购”一空。人们之所以青睐国债,是因为它
A.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特点 |
B.是个人投资的主要理财品种和渠道 |
C.具有流动性强、灵活方便的特点 |
D.风险小,其收益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储蓄存款 |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元商品返还280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凑足购买500元商品。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
B.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 |
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 |
D.违背了适度消费原则 |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②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③要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互补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替代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人民币的外汇汇率下跌意味着:
A.人民币汇率下跌 |
B.人民币兑外币升值 |
C.人民币兑外币贬值 |
D.外币兑人民币升值 |
通缩即通货紧缩。虽然中国(2014年至2015年3月份)的物价总水平比较低,但并不是中国向世界输出了通缩,实际上中国是“被通缩”。2014年,中国进口了3.1亿吨原油、9.3亿吨铁矿石,量是增的,没有跌,但是价格下来了,主要是因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下跌。下列对通货紧缩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
②通货紧缩指一个国家的物价总水平持续的出现下降
③通货紧缩是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
④通货紧缩是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供大于求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