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34年6月荣宗敬在一封信中说:“弟经营纺织业三十余年,困难未有甚于今日者。外厂竞争,农村破产,纱销呆滞,而所担负之统税、利息两项,年在千万以上。现状如斯,何能持久?”你从中能得到的信息符合史实的有
①外国资本操控市场 ②国民政府征收重税 ③农村手工业纷纷破产 ④民族工业空前艰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东汉章帝建初元年诏令:“流人欲归本者,郡县其实禀,令足还到,听过止官亭,无雇舍宿。长吏亲躬,无使贫弱遗脱,小吏豪右得容奸妄。”这说明当时(  )

A.地方政府的勤政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B.最高统治者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问题
C.王朝采取措施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D.自然经济遭到巨大破坏

下列图表是对我国古代经济一次重要转变的描述,这一转变(  )

A.铁犁牛耕的使用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前提条件
B.标志着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成
C.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
D.奠定了我国古代产业结构的基础

关于“五谷”,古代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最初流行的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菽,而后来最流行的说法是指稻、黍、稷、麦、菽。较早流行的“五谷”中无“稻”,主要原因在于(  )

A.水稻的发现较晚 B.最初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C.稻是古代主要的经济作物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从经济文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C.“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说:“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路,若辈悉健有力,势不肯搏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触网不敢归,又连结远夷,向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抑商的必要性 B.“海禁”政策的恶果
C.小农经济的脆弱 D.明朝社会矛盾的激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