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琴其附近地区的土地、运输和劳动力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 )
A.a、b、c B.c、b、a C.C、a、b D.b、a、c据图判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②与④两地运费的差异主要由交通通达度造成 |
B.该城市西侧交通通达度比东侧高 |
C.距城市中心远近对劳动力成本影响最小 |
D.交通通达度是影响①和②两处土地成本差异的主要因素 |
如果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等成本因素,该工业部门的工厂应布局在(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山东省沾化县是全国闻名的“冬枣之乡”,仅枣树一项就使农民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沾冬 二号”冬枣含糖量高达38%(普通冬枣25%,甘蔗12%),市场供不应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沾化冬枣能远销全国各地,主要原因是()
A.栽培技术先进 | B.运输条件改善 |
C.政府支持 | D.媒体推介 |
从气候角度看,有利于冬枣含糖量提高的因素是()
A.气温高 | B.日温差大 |
C.光照强 | D.年降水量多 |
近年来,当地发展了冬枣加工工业,其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增加农民收人 | B.增加就业机会 |
C.利于规避市场风险 | D.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
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左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A.1004 1006 | B.1006 1008 | C.1008 1010 | D.1004 1008 |
2012年5月6日20时,上海市的风向是()
A.西北风 | B.偏北风 | C.东北风 | D.偏南风 |
在这6个小时中,风力明显加大的是()
A.台湾岛 | B.珠江口 | C.黄河口 | D.辽东半岛 |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影响该城市早期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 | B.资源 | C.政治 | D.气候 |
图中等值线a、b、c的关系是()
A.a>b>c | B.a<b<c | C.a=b>c | D.a>b=c |
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 B.交通条件 | C.人口分布状况 | D.早期商业活动 |
右图为“某岛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最适宜建港口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⑤处建飞机场的有利条件是()
A.离海港近,便于客货的周转 |
B.该岛风景优美,游客多,经济效益好 |
C.地势较高,云雾少,降水少 |
D.地形平坦开阔,利于飞机的起降 |
下表为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甲产业 |
乙产业 |
丙产业 |
|
1990年主要生产省份 |
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
||
2001年主要生产省份 |
广东、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
北京(39%)、 广东(26%) |
上海( 35%)、广东(28%)、江苏(20%) |
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原材料的供应 | 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
C.交通的便利程度 | D.市场的开放程度 |
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因素 | B.环境因素 | C.技术因素 | D.劳力因素 |
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比较优势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 |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
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
D.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