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11月5日进入月球轨道后,经历3次轨道调整,进入工作轨道。若该卫星在地球表面的重力为G1,在月球表面的重力为G2,已知地球半径为R1,月球半径为R2,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A.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月为 ![]() |
B.月球的质量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 |
C.卫星在距月球表面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月为2π![]() |
D.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
图甲所示电路中,为相同的电流表,C为电容器,电阻
的阻值相同,线圈L的电阻不计。在某段时间内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内磁场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在
时间内( )
A.电流表![]() ![]() |
B.电流表![]() |
C.电流表![]() ![]() |
D.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 |
如图所示,R 1为定值电阻,R 2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是指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L为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 )
A.R1两端的电压增大 |
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
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 |
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 |
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从中性面开始转动180°的过程中,平均感应电动势和最大感应电动势之比为( )
A.π/2 | B.2/π |
C.2π | D.π |
如图所示,图线a是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产生的正弦交流电的图像,当调整线圈转速后,所产生的正弦交流电的图像如图线b所示。以下关于这两个正弦交流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为1:2 |
B.交流电a的电压瞬时值u="10sin0.4πt" V |
C.交流电b的最大值为20/3 V |
D.交流电a在图中t=0.1s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为零 |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 |
B.闭合线框放在变化的磁场中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
C.闭合线框放在匀强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一定产生感应电流 |
D.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跟原来的磁场方向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