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总结和概括 |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
假如“完美”是100分,那么60分不完美,80分也不完美,但不要因为80分而不是100分而否认从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这启示我们要
A.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
B.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 |
C.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
D.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 |
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
①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实现的 ②通过人的能动性可以改变的联系
③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 ④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现在,被广为接受的三域生命系统包括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人类等复杂生命体都属于真核生物域。但是,法国科学家新近发现了已知最大的病毒:潘多拉病毒,其基因组中,有93%不能追溯到自然界已知任何的生物演化支系中。科学家们表示,这些独特的基因很可能是“第四个生命域”存在的证据。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③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决定着认识活动的无限性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当下的中国正面临着快速老龄化和未富先老的严峻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建立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实践的有关知识来看,这种做法的意义在于
①实践是认识的动力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实践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