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7年5月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降临到江苏省无锡市,其罪魁祸首就是太湖蓝藻。小小蓝藻在一夜之间打乱了数百万群众的正常生活,也触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敏感神经。回答下列各题
太湖蓝藻泛滥导致了无锡市的水危机,也引发了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再思考。上述材料说明:

A.原因和结果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B.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C.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D.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多年来,某些企业、政府、群众无视环境保护而发展经济,终于酿制了越来越多的“苦果”供自己品尝。这说明;

A.联系是无条件的,因而人们必须认真对待事物之间的联系
B.联系是客观的,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做事会导致不良的结果
C.联系是普遍的,一个原因只能产生一个结果
D.联系是多样的,多个原因会产生同一个结果

要制止“蓝藻事件”的再发生,就必须建立跨部门跨流域的统一综合治理机制。从哲学角度看,之所以要采取统一的综合治理机制是因为;

A.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看问题要从整体着眼
B.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要重视局部
C.规律是客观的,我们只有改造规律才能更好地为已服务
D.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我们必须重视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经济九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辩证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
①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②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③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已经解决
④推动我国解决平稳健康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已经形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4年,日本方面认为美国某出版公司的教科书《传统与遭遇;环球视角看过去》中有关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内容与其立场“有出入”,要求修改。鉴于教科书中的内容和历史事实相符,该书作者明确拒绝了日方的“请求”,由此可见
①尊重历史事实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
②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性质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③历史事实随价值判断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深受历史观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5年4月2日,中国海军临沂舰帮助10个国家的225名侨民撤离处于战争状态的也门。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为撤离处于危险地区的外国公民采取专门行动,也是中国海军首次实施撤离外国公民的国际救助行动。这体现了

A.中国外交政策和军事战略的转变
B.中国的大国担当和负责任的形象
C.中国参与中东地区和平进程的决心
D.中国的国际权利和国际义务

1949年美国支持的国民政府败逃台湾后,美国掀起一场激烈争论,谁输掉了中国? 今天,美国部分人士认为,美国对华建设性接触的本意是打造一个友好的中国,事实上却培养了战略竞争对手,眼看这个对手正在挑战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领导权,一场新的战争会出现。由此可以推断

A.两场争论是美国霸权主义思想的一种体现
B.中美之间的矛盾将是亚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C.国家利益的不同使得中美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D.建设性接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进而对美国形成挑战

2014年8月,66名高中生参加了 “首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比赛”,经过调研和论证,撰写并提交了11份“提案”。其中,《关于完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体系的提案》和《关于完善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立法的提案》于2015年3月由政协委员正式提交给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撰写“提案”反映了中学生积极履行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B.上述过程能增进中学生对我国协商民主的认识和理解
C.由政协委员提交正式提案表明其代替公民行使建议权
D.向政协会议提交正式提案说明政协委员依法履行质询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