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由此判断英国选择这些城市的主要目的是
A.倾销鸦片 | B.传播宗教 | C.输出资本 | D.打开市场 |
明朝人陆楫认为:“予每博观天下之势,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者也。何者?势使然也。……盖俗奢而逐末者众也。”可见,在陆楫看来
A.提倡奢侈刺激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 B.消费需求推动了明朝工商业的发展 |
C.民风勤俭之地的经济发展必然缓慢 | D.重农抑商思想不符合经济发展趋势 |
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主要说明
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 B.重商主义观念十分盛行 |
C.重农抑商观念影响深远 | D.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 |
右图是一件中国古代的著名瓷器,据所学知识判断它可能属于
A.民间手工业品 |
B.史前手工艺品 |
C.官营手工业品 |
D.家庭手工业品 |
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观念的社会背景是
A.小农经济盛行 | B.闭关锁国政策推行 |
C.商品流通不畅 | D.手工业生产技术落后 |
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约瑟夫·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
C.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
D.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