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对应的思想流派正确的是

A.甲—墨、乙-法、丙-儒、丁-道 B.甲—儒、乙-法、丙-道、丁-墨
C.甲—道、乙-法、丙-儒、丁-墨 D.甲—墨、乙-法、丙-道、丁-儒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不能得出的结论

A.农业税相对稳定 B.新经济因素的出现
C.工商杂税超过农业税 D.商品经济发展

1870年,史皮尔在《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国家:中国与美国》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史皮尔评析的是

A.察举制 B.科举制 C.共和制 D.联邦制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几经波折。下图中我国粮食产量起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情况
C.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程度 D.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变化

1904年(光绪三十年),美国排华暴行引发中国反美运动,据《时报》称,上海各织布厂原本“连年亏折”,而在光绪三十一年“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是以本布销场,顿形畅旺”。对这段史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②外国经济侵略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③抵制洋货运动促进民族工业发展④清末新政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认为“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维护中国国际形象
C.担忧阶级矛盾激化 D.仇视一切外洋事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