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石漠化已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结合下表(有关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坡度 |
5º~10º |
10º~15º |
15º~20º |
20º~25º |
25º~30º |
30º~35º |
大于35º |
土层厚度 (mm) |
120 |
81 |
80 |
78 |
71 |
42 |
20 |
有机质厚度(mm) |
28 |
20 |
17 |
15 |
12 |
9 |
7 |
根据材料可以推知,我国四大高原中石漠化程度较高的是
A.内蒙古高原 | B.黄土高原 | C.青藏高原 | D.云贵高原 |
分析上表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是
A.坡度大小与土层和有机质厚度成正比例 |
B.坡度大小与土层和有机质厚度成反比例 |
C.坡度大小与土层和有机质厚度成正相关 |
D.坡度大小与土层和有机质厚度成负相关 |
读图,回答问题:B与C的值及20°N处的等值线向西弯曲的原因()
A.50、100;大陆东岸有寒流经过 |
B.50、100;大洋西岸有暖流经过 |
C.50、200;大陆东岸有寒流经过 |
D.50、200;大洋西岸有暖流经过 |
该图为甲地和上图中A地某日太阳高度变
化示意图,则甲地的地理坐标可能为()
A.(0°,135°W) | B.(20°N,135°W) |
C.(0°,45°E) | D.(20°N,45°E) |
读所给两幅图,回答问题。若地下水矿化度为5克/升,则乙图中土壤含盐量大于等于0.8%的点有()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地下水埋深相同,则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矿化度呈负相关 |
B.若地下水矿化度较低,则无论地下水埋藏深浅,土壤含盐量都较低 |
C.若地下水埋深越大,则土壤含盐量越大,土壤盐碱化就越严重 |
D.若地下水矿化度相同,则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呈正相关 |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高度,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称之历时。读该“水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回答问题。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A.大气降水 | B.季节性积雪融水 | C.高山冰雪融水 | D.地下水 |
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一水库后,则历时曲线上的M、N点将()
A.M、N同时向右移 | B.M左移,N右移 |
C.M、N同时左移 | D.M右移,N左移 |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4月11日~13日的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完成问题。该锋面属于()
A.北半球冷锋 | B.南半球暖锋 | C.北半球暖锋 | D.南半球冷锋 |
11日~ 13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11日的深夜 | B.12日的深夜 | C.11日的日出前后 | D.13日的日出前后 |
该图为“我国某山地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根据图中资料可以判断该地区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该地区七月份气温()
A.从南向北依次递减 | B.从北向南依次递减 |
C.随海拔增加而增加 | D.随海拔增加而减少 |
由图中信息可知()
A.山地的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 |
B.该地的蒸发量与地形有密切关系 |
C.该地冬季降水量大于夏季降水量 |
D.该地的风向为偏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