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②中国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会谈。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 D.中共七大的召开

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0万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张了近8倍。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二十一条》

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旗帜。五四运动奏响的主旋律,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具体表现在()。
①领导阶级是中国共产党
②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③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④取得初步胜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孙中山曾说:“今天在这个地方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指的是()。

A.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B.抗日军政大学
C.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汉口分校
D.西南联合大学

下列口号或标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誓死力争青岛”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