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零的质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一定沿电场线运动 |
B.电动势E可表示为E =W非/q可知,电源内非静电力做功越多,电动势越大 |
C.电阻率表征了材料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
D.洛伦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因此它不能改变带电粒子的速度 |
下列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牛顿利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斯多德关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 |
B.海王星是人们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其轨道后才发现的,被称为“笔尖下的行星” |
C.开普勒首先指出了行星绕太阳的轨道不是圆形,而是椭圆 |
D.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引力常量G |
一列简谐横波以10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传播,t = 0时刻这列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则a质点的振动图象为()
在水平地面上方有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匀强磁场方向水平向里。现将一个带正电的金属小球从M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小球着地时的速度为v1,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为t1。若将磁场撤除,其它条件均不变,那么小球着地时的速度为v2,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t2。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则关于v1和v2、t1和t2的大小比较,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v1>v2,t1>t2 | B.v1<v2,t1<t2 |
C.v1=v2,t1<t2 | D.v1=v2,t1>t2 |
极光是由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进入地极附近的大气层后,由于地磁场的作用而产生的.如图所示,科学家发现并证实,这些高能带电粒子流向两极做螺旋运动,旋转半径不断减小.此运动形成的原因是
A.可能是洛伦兹力对粒子做负功,使其动能减小 |
B.可能是介质阻力对粒子做负功,使其动能减小 |
C.可能是粒子的带电量减小 |
D.南北两极的磁感应强度较强 |
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和电阻R1、R2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图所示.用此电源和电阻R1、R2组成电路.R1、R2可以同时接入电路,也可以单独接入电路.为使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可采用的接法是
A.将R1、R2串联后接到电源两端 |
B.将R1、R2并联后接到电源两端 |
C.将R1单独接到电源两端 |
D.将R2单独接到电源两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