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震波速度变化线中,S表示 波,P表示 波。
(2)图中各层名称:B是 ,C是 。
(3)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经过D和E两个界面时地震波突然发生变化,波速明显变快或者突然变慢或者无法继续传播,从而叫D和E为不连续面。其中D是_____________面,E是_______________面。在2900km深的E界面处,S波突然 ,P波的波速 。
(4)M层和N层物理性质有些差异,一般认为,M层物质形态是 态,N层物质形态是________态。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约28°N、102°E)长征三号丙火箭带着“嫦娥二号”直冲云霄。
资料二 19:05-19:11,作为陆基测控站的最后一站,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厦门测控站(约24°N、118°E)“深情注视”了“嫦娥”6分多钟,圆满完成了测控、跟踪任务。
资料三 10月9日报道,“嫦娥二号”卫星第三次近月制动结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此时卫星距离月球100公里。按照计划,10月26日,“嫦娥二号”卫星还将与月球有一次更加亲密的接触,她将把飞行高度下降到距离月球表面只有15公里的地方,对未来我国月球探测器的着陆点进行拍照,这无疑又是一次惊险、刺激的探索之旅。
(1)在“嫦娥探月工程”中,专家重点研究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嫦娥二号”在发射升空的陆基跟踪弧段内,朝________方向飞行。
(2)“嫦娥二号”点火发射时,在美国纽约的华人于当地时间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________分57秒同步观看现场直播。
(3)预计“嫦娥二号”飞临月球最近位置时,地球绕日公转最接近下图中的________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地球公转速度________(加快、减慢)。
(4)月球表面温差比地球大得多。试分析月球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5)“嫦娥二号”飞往月球期间()
A.正值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 |
B.松花江迎来一年中的第一次汛期 |
C.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
D.我国东南沿海可能正受台风影响 |
读某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三支洋流的水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其中A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C洋流名称是________。
(2)在图中适当位置用“△”符号标出世界大渔场并注上名称。
(3)图中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试说明其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
(4)图中乙海岸地区多________、________、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试解释乙海岸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5)图示范围内由乙处自北向南,陆地自然带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带草原带。自然带的这种地域分布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其中前两个自然带呈狭长带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读“世界人口年龄系数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条曲线中,已知A曲线是发达国家老年人口年龄系数,判断另三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________;代表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年龄系数的是________;代表发展中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时间发展上世界老龄化程度有________的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老龄化进程也存在着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类国家之间的差异。
(3)图中显示出大约在________年,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系数首次超过少年儿童人口系数;大约到________年,世界上的老人将多于少年儿童。
(4)发展中国家在人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________________,宜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
读“我国晋南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的水平距离约为________km。
(2)请在答卷图中画出源于①地的河流。
(3)指出图中一处错误,并说明理由。
(4)判断甲乙两地不能目视丙处附近河中行驶船只的是________地。请在答卷下图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5)图中西部山脉的走向大致是________。
(6)甲、乙、丙三个乡村聚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试分析主要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干旱是在一定地区一段时期内近地面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水分缺乏时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普遍地存在于世界各地,频繁地发生于各个历史时期。干旱灾害不仅是自然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中国大部分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
2010年我国西南地区旱灾分布示意图
⑴读图,进入2010年以来,有持续特旱灾情的省份有哪些?(2分)
城市 |
降水总量(mm) (2009.11—2010.2) |
平均气温(℃) (2009.11—2010.2) |
前期降水总量(mm) (2009.6—2009.10) |
|||
今年 |
常年 |
今年 |
常年 |
去年 |
常年 |
|
甲 |
27.9 |
85.3 |
11.5 |
9.5 |
501.5 |
785.4 |
⑵结合示意图、统计表,简述甲城市在降水、气温方面与常年(同期)的不同及所表明的此次干旱的突出特点。(6分)
⑶干旱不仅危及农业生产,还会促使生态环境发生恶化,同时也会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就以上三方面,简要说明此次旱灾给图示地区带来的影响。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