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以调节温度的温室里栽培番茄,以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曲线A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日温为26℃,夜温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曲线B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昼夜恒温的情况下,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到,昼夜恒温要比保持昼夜温差有利于番茄生长 |
B.从图中可以看到,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的生长就越有利 |
C.曲线A中,茎在夜间温度为20℃时的生长速度比在10℃时要快,可以说明呼吸作用对植物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
D.若此温室为红色罩膜的大棚,则番茄的光合作用会增强 |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生物总能量(A)和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的变化,下面是据图得出的几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第10~20年是该生态系统向营养结构复杂化发展的时期
B.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第30~40年比第20~30年期间强
C.从a点开始,曲线B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数量不断增加
D.80年后生物总能量保持在最高水平的原因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耗的能量
下图表示恒温动物耗氧量与温度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段越宽,体温调节能力越强 |
B.BC段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对低温环境适应能力越强 |
C.B点越往左移,对低温环境适应能力越强 |
D.青蛙耗氧量与温度的关系也与图示曲线相符 |
在试管中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mL,放入60℃左右的热水中,保温5min,然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并震荡,试管中液体的颜色是
A.砖红色 | B.无色 | C.蓝色 | D.紫色 |
某些生物概念之间有一定的包括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中,符合下图所示的选项是
供选项 |
a |
b |
c |
A |
体液调节 |
激素调节 |
体温调节 |
B |
原核生物 |
细菌 |
高尔基体 |
C |
神经系统 |
脑 |
大脑皮层 |
D |
免疫调节 |
过敏反应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某科研小组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将小鼠依次置于25℃、0℃、25℃的环境中,每一环境中均生活15 m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5 min测一次皮肤血流量、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共测了10次。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这些激素的分泌,测量结果(相对值)如下表所示: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a |
0.45 |
0.45 |
0.44 |
0.45 |
0.55 |
0.55 |
0.52 |
0.50 |
0.46 |
0.45 |
b |
0.31 |
0.31 |
0.31 |
0.30 |
0.30 |
0.60 |
0.62 |
0.38 |
0.33 |
0.32 |
c |
0.23 |
0.23 |
0.23 |
0.23 |
0.18 |
0.17 |
0.16 |
0.22 |
0.23 |
0.23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表中1~3、4~7、8~10的数据依次为25℃、0℃、25℃三种环境条件下的生理指标
B.进入0℃环境时首先升高和降低的生理指标是甲状腺激素、皮肤血流量
C.能调节小鼠产热量的生理指标是a和b
D.此过程体温调节的方式主要是激素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