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
A.草履虫 | B.鲤鱼 | C.麻雀 | D.家兔 |
在适宜温度下,让无菌空气沿箭头方向缓慢流动,并用CO2分析仪测定M、N两处气体CO2浓度的变化。同化箱内除了测量花卉外,无其他生物。图2是图1装置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通过计算而绘制的曲线图。如要保证同化箱内花卉的干物质量在0~24h内始终不低于0h前,理论上一天最多能黑暗处理
A.14.4小时 | B.14.6小时 | C.14.8小时 | D.15.0小时 |
下表是采用黑白瓶(不透光瓶——可透光瓶)测定夏季某池塘不同深度水体中初始平均氧浓度与24小时后平均氧浓度,并比较计算后的数据。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水深(m) |
l |
2 |
3 |
4 |
白瓶中O2浓度(g/m3) |
+3 |
+1.5 |
0 |
-l |
黑瓶中O2浓度(g/m3) |
-1.5 |
-1.5 |
-1.5 |
-1.5 |
A.水深1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24小时制造的氧气为3g/m3
B.水深2m处黑瓶中水生植物不能进行水的光解但能进行C3的还原
C.水深3m处白瓶中水生植物产生A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D.水深4m处白瓶和黑瓶中的水生植物均不进行光合作用
将某种植物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和35℃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图1所示的结果。处理图1中有关数据得到图2、图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光强大于7时,光照强度不是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 |
B.当光强大于7时,25 ℃比15℃条件下植物的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大 |
C.图2表示在5℃-—35℃下该植物最大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 |
D.图3表示在5℃-—35℃下该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变化 |
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示意图。图中A 物质和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 )
A.1∶2 | B.8∶9 | C.2∶1 | D.9∶8 |
下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 点相符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