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据此回答问题。
针对两僧关于“风吹幡动”的争执,慧能禅师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观点,属于(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针对两僧关于“风吹幡动”的争执,慧能禅师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观点,错误在于( )。

A.否认事物都是运动的
B.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C.认为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D.认为一切运动的主体都是物质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天津、河北将会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建立三地协调机制,争取实现1+1>2的效果。从哲学上看,要实现1+1>2,要求我们注重()

A.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B.用部分的变化推动事物整体的发展
C.重视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影响和作用
D.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经过多部门、多方面、多年的深入研究、反复论证,我国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制度的改革,由此在我国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将成为历史。这表明实践( )
①是检验认识的有用性标准②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④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作为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这体现了意识的()
①主动创造性②自觉选择性③能动性④社会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中“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人们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原因是( )
①乡村承载传统文化,乡村衰落是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然现象
②乡村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生活选择
③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有利于增强人们认同感和归宿感
④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1月9日举行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提出“亚太梦想”。“亚太梦想”简单来说就是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亚太梦”引起各方热议,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①“命运共同体意识”是建立在亚太各国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的
②“引领世界发展大势”显示出中国崛起后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发挥领导作用的信心和决心
③“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是“中国梦”和“亚太梦”一脉相承的追求
④“亚太梦”是对人类共同利益的追求,符合时代主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