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D.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 |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以往人们通过食物获取这些微量物质,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来弥补食物摄取方式的不足,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关于维生素问题的争论( )
A.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确定的 |
B.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 |
C.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 |
D.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A.坐井观天 | B.削足适履 | C.庖丁解牛 | D.刻舟求剑 |
中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美好传说,但那毕竟是传说,还不是事实。只有到了今天“神舟”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才圆了中国千年飞天梦。从美好传说到梦想成真表明
A.人的实践活动能否成功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 |
B.实践是历史发展着的 |
C.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 |
D.任何一项实践活动都是集体活动 |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主要是因为
A.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征 |
B.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
C.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
D.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