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块A、B分别重50 N和7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与A、B相连接的轻弹簧被压缩了5 c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用F =7N的水平力作用在木块A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 )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0N |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2N |
C.弹簧的弹力是12N |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2N |
如图所示,在x轴上方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x轴下方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一带负电的粒子从原点O以与x轴成30°角斜向上射入磁场,且在上方磁场中运动半径为R,则( )
A.粒子经偏转一定能回到原点O |
B.粒子在x轴上方和下方两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2∶1 |
C.粒子完成一次周期性运动的时间为2πm/3qB |
D.粒子第二次射入x轴上方磁场时,沿x轴前进3R |
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a的正三角形区域内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从AB边的中点O以速度v进入磁场,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垂直于磁场且与AB边的夹角为60°,若要使粒子能从AC边穿出磁场,则匀强磁场的大小B需满足( )
A.B<![]() |
B.B<![]() |
C.B>![]() |
D.B<![]() |
质子()和α粒子(
)由静止出发经过同一加速电场加速后,沿垂直磁感线方向
进入同一匀强磁场,则它们在磁场中的各运动量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速度之比为2∶1 | B.周期之比为1∶2 |
C.半径之比为1∶2 | D.角速度之比为1∶1 |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图示位置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关于各电表示数的变化,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 B.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
C.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 D.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Ubc,实线为一带负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R、Q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
R同时在等势面b上,据此可知( )
A.三个等势面中,c的电势最低 |
B.带电质点在P点的电势能比在Q点的小 |
C.带电质点在P点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Q点的小 |
D.带电质点在R点的加速度方向垂直于等势面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