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 A.铁和稀硫酸反应: 2Fe+6H+===2Fe3++3H2↑ |
| B.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a2++CO2↑+H2O |
| C.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Cu+Ag+===Cu2++Ag |
| D.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Mg2++2OH-===Mg(OH)2↓ |
X、Y、Z、W为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中的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为金属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Z位于同周期,Z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W能与冷水剧烈反应,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Y>Z>X |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
|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W |
| D.Y、Z的氧化物都有酸性和碱性 |
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混盐CaOC12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产生C12,下列关于混盐CaOC12的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混盐与硫酸反应产生1molC12时转移2NA个电子 |
| B.该混盐的水溶液呈碱性 |
| C.该混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
| D.该混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和-1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溶液导电都属于化学变化
(2)H2S水溶液是弱酸,HCl水溶液是强酸,可以验证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氯元素弱
(3)H2O、H2S、H2Se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所以熔沸点依次升高
(4)液态氟化氢中存在氢键,所以其分子比氯化氢更稳定
(5)都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能是共价化合物
| A.全部 | B.(2)(3)(4) |
| C.(1)(2)(3)(5) | D.(2)(3)(4)(5)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HCO3与石灰水反应,当n(NaHCO3)∶n[Ca(OH)2] = 1∶1时,HCO3-完全转化为CaCO3 |
| B.CO2通入石灰水中,当n(CO2)∶n[Ca(OH)2] = 1∶1时,能得到澄清溶液 |
| C.AlCl3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当n(OH-)∶n(Al3+) = 1∶1时,铝元素以AlO2-形式存在 |
| 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 = 1∶1时,溶液中铁元素只以Fe3+形式存在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反应KIO3 + 6 HI =" KI" + 3I2 + 3 H2O中,每生成3mo1 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 |
| B.室温下,28.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3NA |
| C.在1L0.1mol·L-1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小于0.1NA |
| D.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