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对地方采取极端限制的措施,“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对这一措施的评价正确的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
B.过度限制地方权力,有利于地方和国家的整体发展 |
C.没有成功防止地方割据势力 |
D.有利于地方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
在周朝的力量衰朽已久,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威胁着周的国祚之时,孔子成了周朝政治秩序最伟大的捍卫者。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
A.“为政以德” |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C.“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 D.“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 |
1969年尼克松上台后不久,美国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两症并发的“涨”现象。为摆脱困境,1971年8月尼克松向全国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为:冻结工资、物价、房租和红利90天,要求国会削减联邦开支,停止外国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对进口商品增收10%的附加税。该政策
A.维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 B.找到了解决经济滞涨的出路 |
C.完全践行了凯恩斯主义 | 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 |
1960年1月美国与日本签署了《美日共同合作安全条约》,即新日美安全条约,以代替1951年的旧约。新条约确认美国有权继续在日本驻军和保持军事基地,但限定双方必须就此进行协商,并删去了旧约中美军可以镇压日本国内“暴动和骚乱”的条款;此外,规定如在日本管理下的领土上受到武装进攻,双方将采取行动以对付共同危险。这一新条约
A.使美日经济竞争放缓 | B.使日本取得了更大自主权 |
C.使美日军事同盟松动 | D.使日本摆脱了战败国地位 |
1960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议讲话中说:“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调查它,去研究它,从其中找出它的固有的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服务。”这表明毛泽东
A.公开承认了“大跃进”的失误 | B.从根本认识到了“左”倾错误的危害 |
C.有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初步设想 | D.要求全党贯彻落实“八字方针” |
1945年8月和1949年4月,国共两党分别在重庆和北平举行了和谈。其共同之处是
A.国民党实行“假和平、真内战”策略 | B.美国扶蒋反共政策发挥了作用 |
C.共产党在军事方面作了较大让步 | D.两党达成的协定完全没有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