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某国有机械企业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资不抵债。企业经营者主动寻求由效益好的某汽车制造厂实行兼并,兼并两年后,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3倍,实现扭亏为盈。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项“强强联合”行动,由金陵石化、扬子石化、仪化公司、南化公司、江苏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联合组建东联石化集团。
材料三:通过优化重组,我国诞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明星公司企业,如海尔、长虹、宝钢等,他们通过改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强管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有什么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三,说明公司企业应如何搞好生产经营。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2015年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持依法用权,倡俭治奢,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继续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腐败现象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权力寻租,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紧紧扎住制度围栏,坚决打掉寻租空间,努力铲除腐败土壤。加强行政监察,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对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严加监管。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对腐败分子零容忍、严查处。对腐败行为,无论出现在领导机关,还是发生在群众身边,都必须严加惩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如何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说明严厉查处腐败行为的意义。

材料一:面对日益复杂多元的现实文化生活,我们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国家利益作为社会各方面利益的最大公约数,理应得到各方面的服从和维护。一个年轻人在网上倡导国家利益至上,却遭遇了冷嘲热讽 ,这让他很困惑和郁闷,也应引起我们的理性思考。
结合材料,从“公民的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对我们的要求及其依据。(12分)

材料一:下表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R&D经费支出(亿元)
4616
5802
7063
8687
10240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
314045
340903
401513
473104
519322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1.47
1.70
1.76
1.84
1.97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

近期,“创客空间”、“梦想小镇”、“创业咖啡馆”等创业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社会热词。
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补充说明: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偏高,技术对外依存度仍高于50%。
材料二:2010—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人数(万人)
631
660
680
699
727
就业率(%)
89.6
90.2
90.9
91.4

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按期国民经济状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5月7日,江苏省暨南京市正式启动“抗战记忆”寻访活动,通过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走进反映抗战主题的纪念馆、纪念地、纪念设施、部队军史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地参观,寻找慰问抗战老战士、老同志、老支前模范和抗战军烈属,重温抗战故事,弘扬抗战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材料二:出身江苏的徐悲鸿一生致力于国画的创新实践,在绘画创作上,坚持写实作风。抗日战争时期,为赞誉中国民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夺取抗日最后胜利的顽强意志,徐悲鸿创作了巨幅水墨画《愚公移山》、《奔马图》等。新中国成立后,他为战斗英雄、劳模、民工画像,到山东水利工程工地体验生活,搜集反映新中国建设的素材,描绘新中国建设中的新人。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分析江苏省开展“抗战记忆”寻访活动的意义。
(2)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相关知识,分析徐悲鸿致力于国画创新为什么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3)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题材,为学校开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校园教育活动提出两个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