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③④② | B.①②③④ | C.③①②④ | D.④③②① |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重金属盐 | B.氮、磷营养物 |
C.固体废弃物 | D.泄露的石油 |
读下表中①、②两地区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
1月均温(℃) |
7月均温(℃) |
12~2月降水量(mm) |
12~2月降水量(mm) |
年降水量(mm) |
① |
26℃ |
26.5℃ |
643 |
612 |
2480 |
② |
8℃ |
25℃ |
345 |
32 |
740 |
与①地区气候类型成因无关的是()
A.太阳辐射 | B.赤道低气压带 | C.寒流 | D.地面状况 |
②地区污染空气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的()
A.东北 | B.西北 | C.东南 | D.西南 |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图中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6时 | B.9时 | C.12时 | D.14时 |
该日()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
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
如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距离 | B.地形条件 | C.局地水域 | D.植被分布 |
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虫害 | B.冻害 | C.滑坡 | D.洪水 |
材料所示的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含沙量高 | B.流程较短 |
C.春夏汛明显 | D.冰川补给为主 |
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