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关党的“双百”方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出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 |
B.“双百”是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C.它是我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 |
D.促进了我国文艺和科研事业的繁荣 |
今天的高考制度借鉴了古代的科举制的①通过考试选拔人才②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③采用密封卷阅卷的方式 ④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并重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 , 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 ( 康熙 ) 四人而已。”其中的“国家政体”指
A.王位世袭制 | B.中央集权制 | C.文官体制 | D.监察体制 ![]() |
元朝为有效地吸取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地方上以行中书省总揽“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等大权。明太祖认为这种制度不利于皇权的高度集中,为此他
A.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 B.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 |
C.设三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 | D.设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制约 |
“一户所领织机不得逾百张,从抑兼并,过则有罚。”这一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 B.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C.清政府限制手工业的规模 |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的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不得以硝黄 、铜、 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